2014年5月,同一國際應張店鎮政府邀請,前往南河灣濱河帶勘查現場,以進行下一步景觀設計。在2013年初六安市頒布的《六安市旅游業發展十二五規劃》中,張店鎮隸屬于六舒公路旅游發展軸。依托六舒公路,帶動沿線金安區的大別山石窟、皖西大裂谷、東石筍等景區發展。
本次景觀設計將以生態、自然的手法南河灣打造成張店鎮頗具形象代表、獨具文化特色的生態品牌,從而使其更好的代表張店鎮旅游形象,并形成良好的休閑活動區域系統,提升張店鎮整體形象。使得張店鎮成為一個“更具魅力和充滿趣味、生態的旅游文化城鎮”。
設計以“水”為構思源泉。水乃萬物之源,滋養萬物之生,自古以來人們都傍水而生,水亦是萬物的母親,給予萬物生命。設計從“水”擴散思維,將“生命細胞”作為構思理念,細胞之間高效運作,和諧共融,正如同我們共同構建的和諧社會。
設計在現場堤壩西側增加堤壩,以抬高水面標高,將現場西南方向點狀水系連接,擴大水面成湖面。湖面區域現場有凸有洼,平整凸出區域,將清理出的土堆至湖岸,以平緩湖岸駁岸。栽植蘆葦、荷花等水生植物構成仿若細胞質的濕地植物浮島,形成獨特的景觀和休閑地,保證生態平緩、凈化水質。
濕地區域北側,在現有植物的基礎上加以梳理,林下設置曲折木棧道,曲曲折折的構圖形式仿若細胞壁,分割出的空間栽植不同品種和顏色的花海。人們在林中穿梭,欣賞如畫景致,間或有個平臺上立有茅草亭,供人們休憩。
生態觀光區外圍結合現場栽植鄉土速生樹種,形成密林,與外界環境相隔離。堤壩東側尊重現場河岸,在兩岸已有植物上進行整合,去處雜亂苗木,適當增加具有觀賞性且耐澇的植物,豐富觀賞效果。
項目東北角考慮其為與居住社區交接最多的區域,人口密度相對較大,設計休閑廣場提供活動場地。廣場上點放的印石,上刻張店鎮歷史文化故事,增加教育意義。保留現場樹形優的植物,其余以陽光草坡為主,讓人們有充足的活動空間和觀景空間。
南河灣濱河帶常水位時平面
南河灣濱河帶洪水位時平面